伏羲之龙图腾……

龙图腾……

相传太昊伏羲氏建都于宛丘,统领着九大部落。这九大部落在结盟之前,都有着自己的图腾,如蟒蛇、雄鹿、老虎鳄鱼、巨蜥、红鲤苍鹰 、白鲨、长须鲸等等。华夏九州第一次大结盟之后,太昊伏羲氏集中九大部落图腾的特色,以蟒蛇图腾为基础,选用鳄鱼图腾的头,雄鹿图腾的角,老虎图腾的眼,巨蜥图腾的腿,苍鹰图腾的爪,红鲤图腾的鳞,白鲨图腾的尾,长须鲸图腾的须,组成了一个新的图腾。新图腾的形成,标志着“伏羲始定四海之广、作八卦、分九州”(见《竹书纪年》)。

这个新图腾乃天下之物也。代表着众多部落第一次大结盟的新图腾是如何确定为“龙”这个称谓的?我们可以从典籍记载中,从出土的古鼎铭文、甲骨文、古籀文及传统的小篆中,从天空闪电的图像里,找到一些蛛丝马迹。

《山海经.海内东经》云:“雷泽中有雷神,龙身而人头”。《淮南子·地形训》亦云:“雷泽有神,龙身人头”。多种典籍均载雷神为龙身人头,说明远古时期龙曾被奉为雷神。《太平御览》卷13引《尚书·洪范》说:“雷于天地为长子,以其首长,万物与其出入也。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,入则万物入。入地而百八十三复出,出则万物亦出。” 古人认为万物生长与雷电有密切联系,以为是雷电送来了雨水,主宰万物生长。

古籀体的“龙”,甲骨文的“龙”,展现的既是龙图腾的形象,同时也是雷电出现时的闪电图像。而周代“古钵”铭文的“龙”其右部分仍然是闪电的图像,其左部分已经有了雷鸣之“音”的成分。汉代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、汉印、汉代《张迁碑》的“龙”已定型,“龙”字的左边是一个“音”字的夸张,为雷鸣之音,蕴含着一种“隆隆”声;“龙”字的右边那弯弯叉叉的字形,为闪电之相,显现着新图腾的图像。《说文解字》论述汉字形成的途径为“指事、象形、象声、会意、转注、假借” 六个方面,而这个繁写的“龙”字左边象声,右边象形,左右合之为“龙”,完全符合中国字形成和发展象声、象形、会意的基本规律。从古籀体到现代繁写体“龙”的演变,给我们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,“龙”的命名与电闪雷鸣有着密切的关联。在太昊伏羲氏时代,先民们发现,每逢雨水降临时,乌云汹涌,当雷鸣电闪之时,那耀眼的闪光图像蜿蜒奔驰,一伸一曲,极像他们新制作的图腾。

而紧紧相伴随的,是“隆隆隆”的雷声;“隆隆”声涵概着粗壮、雄浑、深沉和悠远等特点,给人的感觉自然是雄壮、崇高和神秘。于是,太昊伏羲氏和先民们取其“隆隆”声,将代表着众多部落第一次大结盟的新图腾,以“隆”这个音而呼之。当然,在太昊伏羲氏时代,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, “隆”和“龙”还不可能有什么区分,它只是一个称谓的符号。“龙”字是后来人们逐步发展演化而成的。其实, “隆”也好,“龙”也好,它代表的只是闪电的图像和雷鸣的声音,或者是闪电所带来的声音。

新图腾被太昊伏羲氏和先民们定名为“龙”之后。华夏民族的知识结构中,开始有了龙图腾的称谓,并随着时代的发展,逐步形成一个体型能大能小、能上能下、能明能暗、能起能卧、擅爬会游、弯转曲折、快速行进、善于变化、能量巨大、天上可飞、水中可藏的龙的概念。太昊伏羲氏把龙图腾作为族徽,龙图腾从此成为华夏帝业的象征,龙图腾渲示着华夏九州的大团结和大融合。

在远古的原始社会状态下,虽然还没有阶级,还没有剥削,但是,人们只要看到龙图腾,就会立即簇拥到龙图腾之下。随着历史的积淀和蕴蓄,龙成为沟通天地的吉祥瑞兽。在人们的心目中,龙集日月之精华,汇天地之灵气,具百兽之形,兼包容四海、吐纳百川之胸襟。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、文化标志,是吉祥嘉瑞的象征,龙图腾显示了无与伦比的凝聚力,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。龙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.成为民族传统、民族感情、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