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羲社区|清明节开运养生的方法……

开运提示:祭祖扫墓时,不宜穿着全黑、全红或全白的衣服,所有仪式亦最好在下午五时前完成,以保持阳气。

2020年4月4日为清明节,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,也又是中国社会重要节日之一,更加是现时唯一以「节气」为法定公众假期的节日。

清明的由来不一,按《淮南子》所记载,清明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日,亦是春分后的第十五日。这时候春光明媚,万物在清新明洁的环境中茁壮成长,故曰「清明」。而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相近,故也有另一说法,指此两节日与晋文公及其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关。

寒食节相传起源于春秋时代,晋文公重耳为躲避后母陷害,与一众忠臣流亡出走,期间历尽艰辛。一次重耳躲在深山中数日未有进食,大臣介子推便从自己的大腿割下一块肉烹煮给重耳充饥。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回国登上帝位,并对忠臣一一封赏,唯独介子推不愿领功,与母隐居于绵山之中,即使晋文公亲自上山求见亦不得要领。

由于介子推是出名的孝子,于是有臣子献计放火烧山,认为介子推为了母亲必定会出山。岂料大火烧了整整三日三夜,仍然不见介子推的踪影,当火势熄灭后,众人看见介子推与母亲相拥在柳树下被活活烧死。晋文公伤心欲绝,为了纪念这位忠臣,便下令将这一日定为寒食节,并要禁止生火,以表怀念之意。

清明节的由来,有说是从寒食节当中延伸出来。据记载,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,特地于翌年寒食节在山下守戒一日,再在第二天上山拜祭。他发现从前那棵柳树已长出翠绿嫩柳,于是上前折去一条柳枝,并编成圈带戴于头上。后来,晋文公便把这棵柳树命名为「清明柳」,而这一天就定为清明节。

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的日子非常接近,故唐代已把寒食纳入清明的传统之内。时至今日,寒食节几乎已被人遗忘,吃冷食的传统更加不复见,反而清明孝子贤孙拜祭祖先的习俗仍在。至于扫墓的日子,其实由阳历四月五日至五月四日整整一个月都属开墓期,拜祭仪式可于这个月内进行。

孝子贤孙若要扫墓,前一晚应争取充份休息,因为扫墓所到之处始终属于阴气较重之地,如果精神状态差,特别容易受负能量侵袭。另外,扫墓衣着要保持齐整,避免穿全黑、全白或全红等颜色,亦不宜遮盖额头或戴帽,以免损耗阳气。若自觉当日气色不佳,但又必需前往扫墓,宜穿著黄色衣服,因为黄色属符咒保平安之颜色,有助对抗阴灵。

其实祭祖除了是饮水思源外、对祖先的一种怀念外,在玄学的角度,也是一个藉祖先力量护荫子孙、提升家运的好时机。不过为避免将扫墓时的秽气带回家,扫墓后可到阳气较旺盛的地方逗留一会,或回家后以碌柚叶煲水冲身,有助提升自身正气。

此外,所谓「清明时节雨纷纷」,这个节气的特点是气候温暖潮湿,容易令人提不起劲、浑身乏力,即中医所说的「春睏」。而且潮湿天气也特别有利细菌病毒滋长,体弱者最容易受到风邪病菌入侵,也属旧病复发的季节,故春分及清明时节有「百草回芽,旧病萌发」之说。这段日子不妨多吃健脾开胃、保益的食物,如红萝卜、淮山、茨实、赤小豆、薏米、蒿荀、冬瓜等食品,有助祛除体内湿气,减低「春困」情况。

————
✅生活小常识|✅生活小窍门|✅健康小常识|✅生活小妙招✅情感口述故事

You may also like...